【周末好去處】親子輕鬆遊鶴咀尋鯨魚骸骨 自然奇觀蟹洞雷音洞感受巨浪【內附路線】
發布時間: 2020/12/11 17:00
最後更新: 2020/12/11 17:25
位於港島東南部的鶴咀,向來是親子遊的熱門路綫,可欣賞到極美的碧海藍天,一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鶴咀燈塔古迹,又可看到自然奇觀蟹洞和雷音洞。若想尋求刺激,也可走困難路綫看鶴咀機槍堡,適合不同程度的行山人士。不過,要注意現時燈塔正在維修中,暫未知完工日期。
這條親子遊路綫相當好走,下車後沿鶴咀道一直跟着鋪設好的車路走,經過鶴咀村便到達燈塔和鶴咀海岸保護區,區內包括雷音洞、鯨魚骸骨標本和蟹洞。右面可見大潭灣景色,海面突出的原是昔日鶴咀石礦場遺址。記者當日去到天朗氣清,海面如油畫般優美,惟車路上要留心往來車輛。
花崗石燈塔1875年啟用
走了約1小時就來到無綫電站,需繞路行平坦的碎沙路,再接回車路。遇到電纜站和鶴咀海岸保護區的分岔路,先往左走,就到達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鶴咀燈塔。鶴咀燈塔於1875年啟用,高9.7米,是一座由花崗石築砌的圓筒形建築,燈塔底座和拱形入口均由粗琢石塊砌成,入口的鐵門上方飾有幾何圖案,別具特色。
鶴咀燈塔又名為「德己立角燈塔」,紀念1843年至1848年間香港第一任副總督和駐港英軍總司令的德己立少將,於2005年被納入為香港法定古迹。惟到達時,原來鶴咀燈塔正在維修中,未知重開之日,當日有準新娘到現場拍婚攝,想必十分可惜。
沿路折返分岔路,就可到鶴咀海岸保護區。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顯示,鶴咀海岸保護區於1996年被指定,總海域面積約20公頃,設立目的是為了保育海洋資源及科學研究。為了保護保護區內重要生物及其生境,禁止一般水上及沿岸康樂活動,例如游泳、船艇活動、釣魚或採集野生動植物或其部分等。
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,相當豐富,包括各種魚類、石珊瑚、軟珊瑚、柳珊瑚及海洋無脊椎動物,所有保護區內進行的活動均受《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》(第476A章)規管。漁護署並不鼓勵市民自行參觀,亦無設置垃圾筒和廁所。
海蝕洞奇觀如雷震耳
資料亦顯示,在保護區內可以找到4種主要岩石種類,最古老的是火山爆發形成的凝灰岩,其他還有花崗閃長岩、流紋斑岩及玄武岩。這些火成岩容易被香港從東面而來的盛行風所侵蝕,加上巨浪衝擊,造成不少風化和侵蝕奇觀,其中雷音洞和蟹洞便屬於海蝕洞。
區內石岸在長年受海水侵蝕和波浪拍擊下,海浪沿着石岸的弱綫侵蝕,令到坡上岩石崩落形成海蝕洞。往海洋研究所的沿路,左邊有石級向下走便到達雷音洞,巨浪衝擊洞壁後在洞內產生隆隆巨響,仿如雷音般震耳。
殺人鯨的都市傳說
走到海洋研究所附近,有惹人注目的鯨魚骸骨標本,長約10米,清晰地展示了頭顱、魚背及胸骨。有坊間介紹指,這是海洋公園殺人鯨海威的骸骨,不過早有傳媒找來專家證實,其實是在1955年於維港擱淺的鬚鯨。
骸骨標本附近有小山丘,往下走就可去到蟹洞。從遠處望,蟹洞的外形像蟹,洞內巨浪頻頻湧至拍擊,引來不少遊人在巨浪前打卡,更有人受海浪沖洗,衣服濕透。家長應看顧好小孩,不要站得太近海邊,免生危險。
困難路線:爆林路往機槍堡
上述路綫適合合家歡樂遊,若想增加難度,在進入鶴咀村時,有一隱蔽的分岔路,可通往已荒廢的鶴咀下村,看看二戰時期英軍為防禦日軍而建的機槍堡。如要給難度評分,上述親子遊路綫大約是1至2星(5星為滿分),這段機槍堡路綫就可達4星了,並不適合親子遊。
鶴咀半島上有不少二戰時期遺落的軍事設施,如博加拉炮台和德己立炮台(鶴咀炮台),並有機槍堡、探射燈台和觀測台,以加強港島南部的防禦能力。
前往鶴咀機槍堡的路段是幽秘小路,在地圖上也沒有顯示有路可走。這路段並無鋪設,大石、碎石、沙落葉、樹枝樹幹組成鬆散的碎沙路,殊不易走,不好平衡,尤其坡幅甚大,若非穿着具抓地能力的行山鞋,極易跣倒。另外,行山經驗淺者,亦需沿着斜坡半爬半行手腳並用,加上沿路枝葉滿布致腳步蹣跚,倍感吃力。可幸有前人爆林後留下的絲帶作記認,才不致迷路。
最後一段路十分陡斜,需要扶繩而下,頗為驚險,走了約半小時終於來到機槍堡。機槍堡屹立於臨海一角,背面有無垠湛藍的天空作背景,堡內算是保持完好。不少遊人進內一探究竟,惟切忌不要塗鴉和亂拋垃圾。
坊間的介紹輕輕帶過這段路的難處和危險性,惟新手應與有經驗人士一同前往,以策安全。
鶴咀郊遊路綫
交通:筲箕灣巴士總站乘搭9號巴士(往石澳)到鶴咀下車
路綫:鶴咀道大風坳︱鶴咀村︱(鶴咀機槍堡)︱鶴咀村︱燈塔︱鶴咀海岸保護區(雷音洞、鯨魚骸骨標本、蟹洞)︱原路折返
需時:約7公里,行山連拍照時間約3小時;若要到機槍堡,則外加兩小時。
補給:上山起始有廁所及經鶴咀村有士多,後段無補給。
注意:機槍堡路段險要崎嶇,需要穿着行山鞋,並量力而為。注意防曬和水份補給。自己垃圾自己帶走,做個有公德心的香港人。鶴咀海岸保護區內保持安靜,切勿觸摸鯨魚骸骨標本。
記者:陸明敏